自·在 — 談「山遠行疏」邱梁城個展
文/鄭勝華
山遠行疏–邱梁城個展 展覽專文
在裸體中,軀體自然地包裹著存有全體,既無缺陷亦無裂痕,也沒有裂斷:裸體以其自然包含著『靈魂』。(…)存有只有在赤裸狀態下才能達致;當它被置於裸露狀態時,並不是簡約,而是受到提昇。[1] ―余蓮(François Jullien)
邱梁城的作品,呈現人之於土(或鐵)的一種溫度與本質,就試圖捕捉形而上的原型而言,能不能說其創作乃是試圖捕捉材料與純粹性,以至於能窺見其本性的一種「裸體」嘗試呢?當然,這並非僅僅指人體而已,而是超越人,透過萬物之間的內在一致性,指向更大的整體。但關於萬物的裸體,並不是沒有條件的,就人的裸體而言,至少就古希臘思想(畢達格拉斯學派)來說,就必須透過比例、數學或結構的種種規範,一種神祕的數字組合關係才能實現;對此而言,則是反映於邱梁城對作品的某些堅持與「龜毛」,由此才能通向另一個純然境地。
儘管1980年代初,即已畢業於國立藝專,但是邱梁城真正地投入陶土藝術創作,卻延遲至他47歲之際,不僅終於跟隨長久以來內在渴望的追求,而且不斷地穩定進展。從《非器》(2010-),《築地》(2014-),《於他方》(2016-),《浮光微塵》(2017-),《流焰燦燦》《賦光》(2018-),《如光漫漫》(2021,隔年發表鋼鐵篇),《曖曖內含光》(2023-),《秋光晝摺》(2023-),以及《山遠行疏》(2024)。邱梁城的作品往往呈現一種吸引人的質樸、沉靜,甚至是溫度感,以下嘗試進一步勾勒其原因。
改變符號
邱梁城陶土作品的基本色調,多以較深濃、黝黑與沉靜色調為主,例如在《非器》系列(2010)多施以金銅釉,呈現黑裡透亮,或者暗色調的細微變化,色彩具備穩定、低吟的效果,並且熟料土不做過於精細的修飾情況,烘托出土本身的質感,呈現土壤的溫度感;局部鐵雕作品則保留自然鏽蝕的色彩,或黑鐵的特質,例如《如光漫漫S004》或《山遠行疏003》等作;又或者以霧面不鏽鋼,俐落呈現材質的語言。
此外,作品本身的紋理通常非常簡練,猶如來自現代社會的工業符號或紋理,重複排列的線條,形成規律、緩慢的秩序感,如《如光漫漫020》、《山遠行疏005》;或者是近乎單純的幾何形體,長方形、圓形切割等等,這些幾乎是平常生活裡的構成符號,如《如光漫漫S022》。根據藝術家的說法,這些作品紋理與符號,可能源自於兒時生活記憶,由於父親早年為腳踏車師傅,家中常常有堆積如山的腳踏車零件。這些機械工業的符號,或許成為個人生命經驗的潛在記憶,並轉為創作上自然而然的元素。
造型與空間而言,多以厚實的塊面為基底,展現出簡約的構成結構,不求過於複雜的組合方式,也排除太過細瑣的裝飾,簡單的扭曲、轉折與組合,包覆也同時打開空間,讓外漸轉為內,或內生發為外,互為表裡。或許,正因為局部、殘件的意象,或隱密空間流動的原因,如《如光漫漫024》,使得結構上每一種扭動,都具備更大的想像力,以及一種從內而生的張力。
造型語法上的簡約精煉,以及材料本身的溫度,顯現邱梁城創作上的巧妙能力︰具備轉化既有的符號語意,提升至另一個層次,甚至朝向聖化的狀態。由此,不再停留於原有的符號意象,而能啟開觀者的另一種想像。
做與不做
無論是符號、造型與材質上的簡約,邱梁城似乎都將我們帶向一種「平淡」之境,然而平淡並不是漠然,不是拒絕、無情或冷漠;相反的,不正是因為平淡的緣故,因為回到材料的本性,或者記憶或情感的源頭,所以才得以接納各種即將發生的可能性,並具有引發變化與想像的潛能嗎?
具體而言,邱梁城作品中的實面與虛空,反映出藝術家不僅關注於(可見的)作品本身,同時也思考(不可見的)外在條件,包含光線、空間,甚至是時間等,它們彼此共構,方為整體。他就曾提到︰「我希望作品不只有我做的那個部分,它應該也要包含我沒有做到的那個部分,就是穿透的空間,它也是屬於這作品的一環。」[2] 因此,欣賞邱梁城的作品,觀者必須順著造形、結構與材質上所「做」出來的效果,再延伸到作品所「不做」的部分,才能掌握作品所體現的精神性,以及那在做與不做之間的連結與整體。如同由構成板塊所曲折環繞出來的,虛空間的穿透感與流動性;或者,材質所顯現出來的時間厚度;以及由虛空間所引入的光,使內與外、內裡與表面等層次,產生更多細膩的變化;以及,作品與展示環境及空間之間的關聯性。因此,作品就像是一道通向另一境界的關卡,或者一則視覺公案,以其本身在造型語彙上的簡約與靜默,等待來人的解封,釋放存於內的豐厚。
母題
有沒有可能對邱梁城而言,存在著某個藝術上的可能母題,不僅驅使他走向創作才能夠解決,也得以超越材料、手法與形式的種種限制?不過,這恐怕難以發現,也無法確認是否持續不變,或者不斷變化,然而至少有幾件事是值得關注的。
首先,邱梁城對外在環境的關注很早就開始了。事實上,他早期繪畫主要關注人與土地的疏離感。1970年代嘉義農村的景象,耕作、稻穀、田野可謂其成長經驗,但隨著台灣逐漸邁入工商社會的型態,許多地方農村被迫必須轉型,邱梁城就跟許多鄉村子弟一樣,進入都會區讀書、工作、謀生,但生活環境的改變所伴隨而來的,是失落與斷裂。即使後來於台北生活,但邱梁城不諱言地表示,仍舊覺得難以完全融入都會生活型態與習慣。
其次,邱梁城對環境與創作上的關注與追求,乃受其恩師——知名陶藝家楊元太老師的啟發。除了在邱梁城高中時期啟蒙了他在藝術上的創作視野,如早期的風景寫生與速寫等等,但嚴格說來,楊元太老師帶來的影響,恐怕不僅僅是「啟蒙」而已,某種超越技法的追尋,也超越既有「藝術」範疇的視野,隨著後來持續的聯繫與對話,以一種猶如禪宗的方式傳藝,致使如對社會與世界的關懷,形而上思考與藝術境界的追求,或者是對踏實(藝術)工作、生活的態度等等,逐漸內化,構成為他自身創作上的價值定位與美學精神。
儘管對故鄉、土地、環境與自然的情感,對邱梁城而言,並不會刻意於作品中去強調或彰顯,而是一直存放於內,任由時間緩緩地醞釀與等待,隨生活與經歷細細體會,尤其是近年移居淡水郊區,每天面對大屯山,在日光潮汐的游移下,所映射於內心的種種體悟。至於藝不藝術的問題,也都愈發清楚跟篤定了。
至此,邱梁城來到一個「自‧在」的狀態,無論是陶,還是鐵,儘管材料上的差異會順勢帶來不同的作品細節思考,但是對他而言,透過創作想談論跟表述的東西,儘管難以用語言清晰解釋,但他自己內心卻是知道的,關於一種抽象的情感,涉及生命價值的問題。他就曾說過︰「當你看見你自己的時候,你就成為你自己。」對他而言,回歸於創作上,材料何嘗不是在最自然、無蔽的情況下,總能顯露最多呢?
創作基本上會涉及一種計劃,技術掌控,以及許多難以完全預測的偶發與意外,例如陶土的濕度、溫度、時間與土質的差異等等,每一個環節的變化,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所帶來的,都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。但其中的關鍵是,藝術家必須衡量該介入多少,或者又該放掉多少?隨著創作經歷與生命觀的轉變,邱梁城體會到看似創作上的失敗,或者符號、造型的簡約,或材料質地,正好揭示存有舒緩自在的狀態,走該走的路,做該做的事,讓作品即為自身,一個以材質本性自我開放,得以與一切對話的在。
[1] 余蓮(François Jullien)(2004)/著、吉普森(Ralph Gibson)/攝影,林志明、張婉真/譯,《本質或裸體》,台北縣新店市:桂冠出版,頁9;頁27。
[2] 吳麗英/總編輯,《東和鋼鐵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專輯‧第七屆》臺北市︰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,2023,頁91。
邱梁城的作品,呈現人之於土(或鐵)的一種溫度與本質,就試圖捕捉形而上的原型而言,能不能說其創作乃是試圖捕捉材料與純粹性,以至於能窺見其本性的一種「裸體」嘗試呢?當然,這並非僅僅指人體而已,而是超越人,透過萬物之間的內在一致性,指向更大的整體。但關於萬物的裸體,並不是沒有條件的,就人的裸體而言,至少就古希臘思想(畢達格拉斯學派)來說,就必須透過比例、數學或結構的種種規範,一種神祕的數字組合關係才能實現;對此而言,則是反映於邱梁城對作品的某些堅持與「龜毛」,由此才能通向另一個純然境地。
儘管1980年代初,即已畢業於國立藝專,但是邱梁城真正地投入陶土藝術創作,卻延遲至他47歲之際,不僅終於跟隨長久以來內在渴望的追求,而且不斷地穩定進展。從《非器》(2010-),《築地》(2014-),《於他方》(2016-),《浮光微塵》(2017-),《流焰燦燦》《賦光》(2018-),《如光漫漫》(2021,隔年發表鋼鐵篇),《曖曖內含光》(2023-),《秋光晝摺》(2023-),以及《山遠行疏》(2024)。邱梁城的作品往往呈現一種吸引人的質樸、沉靜,甚至是溫度感,以下嘗試進一步勾勒其原因。
改變符號
邱梁城陶土作品的基本色調,多以較深濃、黝黑與沉靜色調為主,例如在《非器》系列(2010)多施以金銅釉,呈現黑裡透亮,或者暗色調的細微變化,色彩具備穩定、低吟的效果,並且熟料土不做過於精細的修飾情況,烘托出土本身的質感,呈現土壤的溫度感;局部鐵雕作品則保留自然鏽蝕的色彩,或黑鐵的特質,例如《如光漫漫S004》或《山遠行疏003》等作;又或者以霧面不鏽鋼,俐落呈現材質的語言。
此外,作品本身的紋理通常非常簡練,猶如來自現代社會的工業符號或紋理,重複排列的線條,形成規律、緩慢的秩序感,如《如光漫漫020》、《山遠行疏005》;或者是近乎單純的幾何形體,長方形、圓形切割等等,這些幾乎是平常生活裡的構成符號,如《如光漫漫S022》。根據藝術家的說法,這些作品紋理與符號,可能源自於兒時生活記憶,由於父親早年為腳踏車師傅,家中常常有堆積如山的腳踏車零件。這些機械工業的符號,或許成為個人生命經驗的潛在記憶,並轉為創作上自然而然的元素。
造型與空間而言,多以厚實的塊面為基底,展現出簡約的構成結構,不求過於複雜的組合方式,也排除太過細瑣的裝飾,簡單的扭曲、轉折與組合,包覆也同時打開空間,讓外漸轉為內,或內生發為外,互為表裡。或許,正因為局部、殘件的意象,或隱密空間流動的原因,如《如光漫漫024》,使得結構上每一種扭動,都具備更大的想像力,以及一種從內而生的張力。
造型語法上的簡約精煉,以及材料本身的溫度,顯現邱梁城創作上的巧妙能力︰具備轉化既有的符號語意,提升至另一個層次,甚至朝向聖化的狀態。由此,不再停留於原有的符號意象,而能啟開觀者的另一種想像。
做與不做
無論是符號、造型與材質上的簡約,邱梁城似乎都將我們帶向一種「平淡」之境,然而平淡並不是漠然,不是拒絕、無情或冷漠;相反的,不正是因為平淡的緣故,因為回到材料的本性,或者記憶或情感的源頭,所以才得以接納各種即將發生的可能性,並具有引發變化與想像的潛能嗎?
具體而言,邱梁城作品中的實面與虛空,反映出藝術家不僅關注於(可見的)作品本身,同時也思考(不可見的)外在條件,包含光線、空間,甚至是時間等,它們彼此共構,方為整體。他就曾提到︰「我希望作品不只有我做的那個部分,它應該也要包含我沒有做到的那個部分,就是穿透的空間,它也是屬於這作品的一環。」[2] 因此,欣賞邱梁城的作品,觀者必須順著造形、結構與材質上所「做」出來的效果,再延伸到作品所「不做」的部分,才能掌握作品所體現的精神性,以及那在做與不做之間的連結與整體。如同由構成板塊所曲折環繞出來的,虛空間的穿透感與流動性;或者,材質所顯現出來的時間厚度;以及由虛空間所引入的光,使內與外、內裡與表面等層次,產生更多細膩的變化;以及,作品與展示環境及空間之間的關聯性。因此,作品就像是一道通向另一境界的關卡,或者一則視覺公案,以其本身在造型語彙上的簡約與靜默,等待來人的解封,釋放存於內的豐厚。
母題
有沒有可能對邱梁城而言,存在著某個藝術上的可能母題,不僅驅使他走向創作才能夠解決,也得以超越材料、手法與形式的種種限制?不過,這恐怕難以發現,也無法確認是否持續不變,或者不斷變化,然而至少有幾件事是值得關注的。
首先,邱梁城對外在環境的關注很早就開始了。事實上,他早期繪畫主要關注人與土地的疏離感。1970年代嘉義農村的景象,耕作、稻穀、田野可謂其成長經驗,但隨著台灣逐漸邁入工商社會的型態,許多地方農村被迫必須轉型,邱梁城就跟許多鄉村子弟一樣,進入都會區讀書、工作、謀生,但生活環境的改變所伴隨而來的,是失落與斷裂。即使後來於台北生活,但邱梁城不諱言地表示,仍舊覺得難以完全融入都會生活型態與習慣。
其次,邱梁城對環境與創作上的關注與追求,乃受其恩師——知名陶藝家楊元太老師的啟發。除了在邱梁城高中時期啟蒙了他在藝術上的創作視野,如早期的風景寫生與速寫等等,但嚴格說來,楊元太老師帶來的影響,恐怕不僅僅是「啟蒙」而已,某種超越技法的追尋,也超越既有「藝術」範疇的視野,隨著後來持續的聯繫與對話,以一種猶如禪宗的方式傳藝,致使如對社會與世界的關懷,形而上思考與藝術境界的追求,或者是對踏實(藝術)工作、生活的態度等等,逐漸內化,構成為他自身創作上的價值定位與美學精神。
儘管對故鄉、土地、環境與自然的情感,對邱梁城而言,並不會刻意於作品中去強調或彰顯,而是一直存放於內,任由時間緩緩地醞釀與等待,隨生活與經歷細細體會,尤其是近年移居淡水郊區,每天面對大屯山,在日光潮汐的游移下,所映射於內心的種種體悟。至於藝不藝術的問題,也都愈發清楚跟篤定了。
至此,邱梁城來到一個「自‧在」的狀態,無論是陶,還是鐵,儘管材料上的差異會順勢帶來不同的作品細節思考,但是對他而言,透過創作想談論跟表述的東西,儘管難以用語言清晰解釋,但他自己內心卻是知道的,關於一種抽象的情感,涉及生命價值的問題。他就曾說過︰「當你看見你自己的時候,你就成為你自己。」對他而言,回歸於創作上,材料何嘗不是在最自然、無蔽的情況下,總能顯露最多呢?
創作基本上會涉及一種計劃,技術掌控,以及許多難以完全預測的偶發與意外,例如陶土的濕度、溫度、時間與土質的差異等等,每一個環節的變化,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所帶來的,都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。但其中的關鍵是,藝術家必須衡量該介入多少,或者又該放掉多少?隨著創作經歷與生命觀的轉變,邱梁城體會到看似創作上的失敗,或者符號、造型的簡約,或材料質地,正好揭示存有舒緩自在的狀態,走該走的路,做該做的事,讓作品即為自身,一個以材質本性自我開放,得以與一切對話的在。
[1] 余蓮(François Jullien)(2004)/著、吉普森(Ralph Gibson)/攝影,林志明、張婉真/譯,《本質或裸體》,台北縣新店市:桂冠出版,頁9;頁27。
[2] 吳麗英/總編輯,《東和鋼鐵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專輯‧第七屆》臺北市︰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,2023,頁91。